
中美在亚太博弈:从航母威慑到隐身战机暗战众银策略
提起中美在亚太的军事角力,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,就是美国那些威风凛凛的航母战斗群。这些海上巨无霸曾是美国军事威慑的象征,动不动就开到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。
确实,在二十世纪末,美国航母确实让中国倍感压力。1994年黄海对峙时,美国小鹰号航母编队大摇大摆闯入中国近海,当时中国海军装备落后,只能派出军舰远远跟随监视,显得十分被动。1996年台海危机时,美国独立号和尼米兹号双航母编队更是直接穿越台湾海峡,给中国军方带来巨大压力。
展开剩余71%但进入21世纪后,局势开始逆转。中国先后列装了东风-21D和东风-26两款航母杀手导弹,这些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远、速度快,末端突防速度可达10马赫,配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陆基雷达网,能在第一岛链内精准锁定移动目标。海军方面,鹰击-21反舰导弹可从055型驱逐舰或轰-6K轰炸机发射,实施多波次饱和攻击。到2025年众银策略,虽然美国海军仍保持11艘航母的规模,但实际可部署的不过3-4艘。
如今,当美国航母在南海演习时,中国海军已能从容派出舰机近距离监视。军事专家指出,中国反介入/区域拒止能力的提升,使美国航母不得不保持安全距离。美军内部报告也承认,在西太平洋,航母必须远离中国海岸线,否则将面临导弹雨打击。
相比之下,F-35隐身战机才是更令人头疼的威胁。这款第五代战机自2006年首飞以来,已发展出三种型号:F-35A陆基型、F-35B垂直起降型和F-35C舰载型。其隐身性能优异,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个高尔夫球;航电系统先进,能融合多源信息;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,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。
在亚太地区,F-35的部署密度正快速增加。日本自卫队计划采购147架,到2025年已接收60余架。驻日美军在三泽基地部署了48架F-35A,海军陆战队在岩国基地部署了F-35B中队。韩国采购了60架F-35A,从群山基地起飞仅需20分钟就能抵达中国东北。这些隐身战机与预警机、电子战飞机配合,形成一张无形的空中打击网。
面对F-35的威胁,中国也在积极应对。歼-20隐身战机已量产数百架,其改进型配备新型发动机和航电系统。海军版歼-35正在测试,未来将部署在福建号航母上。反隐身雷达网络不断完善,量子雷达技术取得突破。在2025年的演习中,中国空军成功组织了歼-20拦截假想敌F-35的演练。
这场军事博弈远未结束。美国正推动F-35的Block4升级计划,中国则在加速发展第六代战机。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,最终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建立新的战略平衡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九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